连接粤港澳,横跨伶仃洋,全长55公里的世界第一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已经合龙,这个世界级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集聚着上万件专利,凝结着建设者的心血和智慧,即将横空出世,成为中国制造的又一代表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间,在自主知识产权支撑下,中国制造不断跃上新台阶。仰望星空,有“神舟”“天宫”“嫦娥”“墨子号”问鼎苍穹,环顾大地,“神威·太湖之光”两次问鼎世界超算冠军、“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驰骋京沪线,“中国天眼”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创造新的世界纪录……5年来,中国不仅连年保持了发明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的好成绩,自主知识产权支撑中国制造也在蓝天、大海、陆地间不断镌刻下中国印记,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下,我国进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新时期。如今,知识产权大国地位的日益巩固,为中国制造拓展了新空间,也为世界带来了更多的中国奇迹。”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顺德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知识产权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保障和支撑,有了知识产权作支撑,中国制造才能实现新跨越。
中国智慧新成就
2017年5月5日,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实现首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C919型号相关负责人介绍说,C919是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飞机,从机头、机身、机翼到翼吊发动机等设计均由中国团队完成,参与设计制造单位拥有相关专利累计超过3万件。
这一中国制造的最新成果也受到国际市场关注。据统计,C919大型客机目前已拥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等20多家国内外订户,订单总数超570架,其中还包括美国通用电气租赁、德国普仁航空、泰国都市航空等国际客户。
从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到产业升级、生活用品,中国制造所带来的知识产权新产品正改变着世界的印象。出海作业能实时监控,渔船出险可随时报警,在海上能收听天气预报和预警通知,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了渔民的“千里眼”“顺风耳”“保护神”。“基于北斗定位的技术”“一种为电力系统授时的方法及系统”等1.1万件专利,为北斗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米级快速定位北斗芯片”系列专利,使北斗拥有了真正的“中国芯”。“正是由于全面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中国制造的导航系统成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之一。”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
“没有创新,就没有制造业的今天。努力掌握更多更优的知识产权,创造更新更多的创新成果,才能加速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借创新之力实现弯道超车、换道超车。”李顺德强调。
中国制造新高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仍有差距,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于2015年5月发布《中国制造2025》,其中提出,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加强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备,构建产业化导向的专利组合和战略布局,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培育一批具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的优势企业,支持组建知识产权联盟,推动市场主体开展知识产权协同运用。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鼓励和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专业机构在重点领域合作开展专利评估、收购、运营、风险预警与应对;构建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公共服务平台;研究制定降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申请、保护及维权成本的政策措施等。《中国制造2025》实施2年多来,我国制造业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知识产权作支撑,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为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奠定了基础。
近日,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CAP1400核电技术,应用非能动设计理念,通过重大专项实现了创新升级。压水堆分项总工程师郑明光介绍,CAP1400的综合性能优于国外同代产品,标志着我国的第三代核电装备制造产业链已经形成,目前关键设备与材料已全部实现自主化设计和国产化制造。
“沿着《中国制造2025》指引的方向迈向制造强国,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和知识产权支撑,动员全行业力量奋力拼搏,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才能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目标。”李顺德认为。(知识产权报)
温州专利 | 专利申请 | 商标注册 | 专利咨询 | 商标转让 | 国际商标注册 | 维权服务 | 专利申诉 | 公司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