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誉为“工业设计界的奥斯卡”的红点奖2017年最佳设计奖揭晓,小米电动滑板车、大疆无人机、海尔空气净化器……细数一下,其中有14件获奖作品来自中国,这些产品外观优美且富有科技含量,很给“中国制造”加分。事实上,近几年来中国产品在国际设计大奖中频频冒头,各大国际赛事都不乏中国设计的身影。
好设计频亮相,与近年来消费电子类产品、智能硬件的繁荣不无关系。手机、无人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各种新产品衍生了众多设计的新需求,既要美观又要实现功能性,也给予工业设计更大的展示舞台。但总体上,工业设计仍是中国制造的薄弱环节。中国制造寻求转型升级,设计是亟待补上的必修课。
从需求侧来看,需要好设计来适应、激发消费新需求。不久前一位在美留学的朋友回国布置新居,到超市买衣架,发现种类很多,但十几种衣架中却没有一个颜色素雅的,设计也基本雷同;对比国外超市,这种日用品种类比国内少很多,但是材质、款式不同,档次分明。朋友不由感叹,中国制造资源充沛,但设计资源确实相对不足。如今很多人对消费品的要求不再满足于“能用可用”,往往更想要“好用美观”,设计低级、雷同的产品难以满足他们日益升级、日趋多元的消费需求。老百姓出国海淘的锅碗瓢盆、马桶盖,并不是国内制造不了,许多恰恰是因为设计不出。比如国外某品牌高档厨具,产品九成是中国企业代工,但设计专利是自己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设计不足导致了大量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同质化商品在市场上泛滥,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商品却供应不足。
从供给侧来看,需要好设计来提高产品附加值。美国工业设计联合会曾有调查显示,在工业设计上每投入1美元,销售收入将增加1500美元。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苹果品牌,大到操作系统,小到边角弧度,都追求设计到极致,最大程度方便人机交互,其商业成功史亦是一段设计传奇。也许工业设计的价值很难这样量化,但它确实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发展至今,工业设计已经不是简单的外观设计,而是囊括材料、结构、产品性能、用户体验、商业效果在内的综合解决方案,贯穿整个工业产品生命周期。工业设计凝聚着工艺、品质和创造力,不仅提升产品质量,更塑造产品风格和文化辨识度,是制造、质造和智造的结合点,也是打造品牌的关键要素。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开始意识到,工业设计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此次获奖的小米电动滑板车设计团队就表示,工业设计已经融入生产的整个过程。从产品定义阶段就引入了工业设计师,直到量产,设计师与硬件工程师、产品经理反复“吵架”磨合,达到成本、性能、美感的平衡。
中国设计崭露头角,令人高兴。但真正培育起重视设计、欣赏设计、依靠设计的氛围,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有数据显示,在欧美发达国家,工业设计的资金投入一般可占到总产值的5%到15%,高的甚至可占到30%,而中国制造企业在工业设计方面的投入几乎不到1%。工业设计横跨工学、美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同时又依赖实践,人才培养门槛高、难度大,工业设计能力的提升也难以一蹴而就。更重要的是,让中国设计提升中国制造,在加强人才培养、增加政策扶持之外,还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只有改变当下原创设计成本很高、仿造抄袭成本却很低的局面,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才能让更多“中国好设计”脱颖而出。
温州专利 | 专利申请 | 商标注册 | 专利咨询 | 商标转让 | 国际商标注册 | 维权服务 | 专利申诉 | 公司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