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是新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实施30周年纪念日,也是第三次修改的著作权法生效日。这一天,国家版权局在京举办“2021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共议“全面加强版权保护,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主题。
“著作权法实施30年来,我国版权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走上了高质量发展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在大会上指出,这30年来,我国版权制度体系日益完备,版权作品极大丰富,版权保护日趋严格,版权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
这一成绩同样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非常看好中国的创新创造和知识产权事业,以版权为例,中国在过去30年时间内,在立法、执法、社会服务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在大会上表示,未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期待与中国开展更宽泛的合作。
法律体系渐完善
“2020年,我国网络版权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18473万亿元,系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相比2016年的5003.9亿元,这一数值在‘十三五’期间增长超过一倍。”此次大会发布了《2020年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发展报告》,报告公布的这一数字令人振奋。有目共睹的是,数字网络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版权产业的面貌结构,催生而出的网络版权产业已然在版权产业变迁浪潮中展现出巨大的生长能量,连续10余年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成为驱动我国整体版权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核心版权产业以及版权基础服务业快速发展壮大的作用下,我国版权产业整体发展态势强劲,单年行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已突破7%,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着有力助益。
版权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离不开版权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张建春介绍,30年来,我国建立了集一法六条例、八个国际公约以及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于一体,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规则,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体现新技术发展的比较完备的版权法律制度体系;建立了司法与行政并行、多部门协调配合,惩治力度不断加大的版权双轨保护体系;建立了覆盖版权交易、作品登记、集体管理等全链条的版权社会服务体系;建立了多边合作和多边交流相结合,充分展现我国国际化影响力的版权国际合作体系。这四大体系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共同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版权制度体系。
版权保护是版权制度体系运行落实的一项重要内容。30年来,除了不断修改完善著作权法这一版权保护的基本遵循规则,与此相协同,版权行政保护体系和司法保护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进步。以人民法院著作权审判体系的进步为例,据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林广海介绍,1991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了9部著作权司法解释、6份司法文件,及时回应着版权产业发展各个阶段涌现的司法争议,推促着著作权案件裁判标准的统一,同时不断深化案例指导,提高著作权审判质效。
总结经验开新局
需要认识到的是,我国版权事业虽已取得一定成就,但当前仍然面临着打击侵权盗版形势严峻、版权质量效益有待提升、版权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等问题和困难。“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总结著作权法实施30年来的经验,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张建春指出,要强化版权工作顶层设计,提高版权工作法制化水平,如准确把握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贯彻实施好新修改的著作权法,推进配套法规、规章的修改制定工作。同时,要强化版权全链条保护,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屏障,如充分运用新修改的著作权法赋予的查封、扣押手段,积极主动履责,提升执法效率,继续保护对侵权盗版高压严打的态势等,形成版权保护社会共治新格局。此外,还要强化版权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推进版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如加大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指导和监管,不断完善境外著作权认证制度等。
6月1日新修改的著作权法正式实施后,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向全国法院下发了认真学习贯彻修改后的著作权法的通知,要求各级法院把学习贯彻新修改的著作权法与贯彻实施民法典结合起来,严格公正执法,统一法律适用,提高司法公信力,及时总结著作权法施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著作权审判领域体制机制改革。
“30年来的著作权司法保护实践充分证明,必须不断完善符合著作权案件规律的诉讼规范,稳妥驾驭著作权纠纷中私人权利与公共利益彼此交织、中国特色与国际属性相互影响的复杂局面。”林广海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将准确把握著作权法立法精神,深入研究著作权案件规律,制定与之相符合的诉讼规范,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协调配合,共建著作权大保护格局。
30年一路前行,30年春华秋实,三十而立的著作权法与中国版权事业正朝气蓬勃,阔步迈向新征程。(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温州专利 | 专利申请 | 商标注册 | 专利咨询 | 商标转让 | 国际商标注册 | 维权服务 | 专利申诉 | 公司咨询